金刚宝座塔有着悠久的历史
金刚宝座塔是金刚宝座塔是佛教密宗的一种寺庙古建佛塔建筑形式。起源于印度。现存年代最早的金刚宝座塔为印度菩提伽耶佛塔。金刚宝座塔建筑样式为方形的塔座(金刚宝座)加上部的五座塔构成。宝座上的塔有密檐式、楼阁式、覆钵式等多种,有的金刚宝座塔还建在佛教建筑顶上。
金刚宝座代表密宗金刚部的神坛。五座塔代表金刚界五部佛主,中间的为大日如来佛,东面为阿閦(chù)佛,南面为宝生佛,西面为阿弥陀佛,北面为不空成就佛。
金刚宝座塔--位于福建省厦门市
惠安石雕传统文化公司——尚艺古建主要致力于传统寺庙古建筑、传统石木雕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。多年来,尚艺凭借精湛的工艺与雄厚的实力,在继承传统艺术精华的同时,不断创新,再造精品,追求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境界。
金刚宝座塔也是密宗坛城(曼荼罗)的一种形式。中国的金刚宝座塔在总体造型上属于印度形式,但在西部结构上往往融入了中国建筑特有的传统风格,成为中国建筑和外来文化互相结合的创造性杰作。金刚宝座式塔是从印度传进来的又一种塔形,其基座是一个长方形的石质高台,台上建五座小塔,中央的塔较大,四角上的塔较小。据佛经记载:骨火化后形成的叫白舍利,毛发形成的叫黑舍利,肉形成的叫赤舍利。彭州的“龙兴舍利宝塔”,即珍藏供奉的是白舍利。跨入彭州城北“龙兴禅院”山门,在参天古楠古樟丛中,便是高耸入云的“龙兴舍利宝塔”。塔下香火旺盛青烟缭绕,向佛者络绎不绝,给人以虔诚祥和的气氛。此塔造型独异,塔座高约6米,面积900平方米,北侧建有高2米的平台和石阶,供游览和参拜;塔座上共立塔5座,中为高81米的主塔(内空),建有5个塔室,装饰有释迦牟尼佛升化传说之塑像、浮雕、壁画等,并有楼梯直达64米处的观光台。四角有实心的4座小塔,外观同主塔一样,均安装有鎏金铜质宝顶。主塔和4座小塔共安装有玉雕、铜铸等大小佛像1080尊,主塔的底层
四方为4尊大佛像,可谓我国佛塔塔体上设置佛像最多的塔了!而且在塔的地宫中,还珍藏有藏巴利语系“藏经”和台湾佛陀基金会赠送的“中华大正藏经”等佛教经典、法器76箱,最珍贵的就是供奉有如来舍利。据古建筑师们的分类,我国的佛塔主要有密檐式、金刚宝座式、花塔等五类,唯有金刚宝座式塔最能代表印度中部的佛塔。